在眾多過敏性疾病當中,過敏性鼻炎是一個非常惱人的疾病,患者除了飽受鼻炎之苦,還要忍受經常性感冒、注意力無法集中、記憶力不佳的長期煎熬。到底什麼是過敏性鼻炎?它的成因是什麼?對於這個疾病,有沒有好方法可以治療?底下這一篇深入報導可以提供各位讀者做參考。
根據統計,約有10%到15%的人口正在為慢性或反覆性鼻塞所苦惱。在這群人當中,過敏性鼻炎的患者佔了絕大多數,其餘則是血管性的鼻炎、阻塞性鼻炎、和藥物濫用所引起。針對不同的病因,治療的方法也略有差異,因此,如何正確診斷過敏性鼻炎,就成為一個相當重要的課題。
按照病理機轉來看,過敏性鼻炎是屬於第一型的過敏反應,它是藉由IgE來媒介的一種免疫反應。當患者接觸到過敏原,IgE就會和肥大細胞(Mast cell)和嗜鹼性球(Basophils)結合,誘發抗原抗體的反應,釋放許多急性發炎物質,例如組織胺(histamine), 激動素(kinins)等等。這是第一階段的發炎反應,在幾個小時後,因為局部血管擴張,吸引許多白血球進入發炎的區域,釋放更多的發炎物質,這是第二階段的發炎反應。從以上的說明可以充分瞭解過敏性鼻炎的症狀。這些過敏原大多數來自居住環境,因此環境因素對於過敏性鼻炎而言是一個誘發因子。
除了環境因素之外,基因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,在門診仔細詢問病人可以發現,許多病患都有過敏性鼻炎的家族史,但是並非家庭中每一位成員都會罹患這個疾病,所以目前合理的假設是,帶有過敏性體質的基因碰上充滿過敏原的環境,就會產生過敏性鼻炎。而且環境中必須到處充滿過敏原,發炎反應的過程方能持續。病患在長期接觸過敏原之後,慢慢的連接觸到非過敏原也會引起發炎反應。
過敏性鼻炎的臨床症狀包括鼻塞、大量而清的鼻涕、同時在眼睛、鼻腔和喉嚨會有發癢的現象,偶爾會造成鼻涕倒流、流淚、和結膜充血等症狀,一般來說,過敏性鼻炎的症狀有週期性,通常在白天清晨最為嚴重,中午過後好一些,到了傍晚又會再發生,但是沒有早上那麼嚴重。過敏性鼻炎可以在任何年齡層發生,若在兒童期就發生,大部分到了成年以後症狀都會持續。依照過敏原的不同,病程在一年當中有季節性變化的鼻炎,過敏原通常和花粉有關,如果一年四季疾病嚴重的程度都沒有變化,那麼過敏原通常和塵滿、灰塵有關。
在鑑別診斷方面,除了上面所提到的疾病史可供參考之外,目前本院提供過敏原測試與基因檢測,前者項目有55或101種過敏原,採用生物晶片檢測,準確度極高,如果結果呈現陰性反應的話,就可以判定是其他原因的慢性鼻炎。基因檢測是最新引進的項目,可判定是否帶有過敏基因的體質與遺傳。
在治療方面,通常可以分為幾個階段來進行,抗組織胺是第一線的藥物,它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阻斷第一階段發炎反應的進行,減輕過敏的症狀,按照是否具有中樞神經的鎮靜效果,它分為兩大類,如果病患對於具有鎮靜效果的抗組織胺耐受性不佳,可以和您的醫師討論,改服用不具鎮靜效果的抗組織胺,但是請記得詢問是否可以和其他感冒藥合併服用,以避免造成不良的副作用。類固醇鼻內噴劑也是第一線藥物,藉著阻斷第二階段發炎反應的進行,它能有效控制鼻炎的症狀,又能夠避免類固醇的全身性副作用,因此臨床上常常和抗組織胺合併使用。當第一線的藥物無法有效控制鼻炎的症狀時,可以考慮使用第二線藥物。鼻黏膜去充血劑是第二線的藥物,研究指出,口服的效果要比局部噴劑來的好,但是長期的使用會造成副作用。抗膽鹼作用劑也是第二線的藥物,它是局部噴劑的劑型,可以有效控制流鼻水的症狀。如果以上方法都無法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,可以考慮使用減敏免疫治療,每週治療一次,一年半療程,對於過敏性鼻炎有90%的療效。
(本文版權所有禁止轉載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